近日,据媒体报道,徐工集团正在与德国知名工程机械企业施维英(Schwing)展开收购谈判,徐工集团一位高管以“目前并没有更多细节可以对外透露”为由拒绝了采访。业内普遍认为,如果徐工收购施维英成功,世界混凝土机械领域将呈现“三国鼎立”的局面。
酝酿收购
在工程机械领域,徐工的优势是起重机和路面机械领域。在这两个市场中,徐工占有国内一半的市场份额,但是混凝土机械是徐工的弱项,而我国混凝土机械全年的市场规模高达1000亿元,占据国内工程机械市场规模的近两成。
更重要的是,混凝土机械行业的平均利润远超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去年达到30%以上,在国内混凝土机械市场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去年在混凝土机械市场赚得钵满盆满。据悉,去年三一重工混凝土机械业务销售额达到320亿元,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业务的营业收入也高达212.13亿元,而徐工去年上半年的混凝土机械收入仅为11.47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仅为5.88%。
除了以上三者,山推、柳工、厦工等国内大型工程机械企业纷纷通过投资设厂或收购进入混凝土机械行业,借助自身品牌及渠道优势,发展混凝土机械品牌产品,这意味着国内留给徐工的市场已经很有限。
为了推动徐工在混凝土机械市场的发展,去年徐工建立混凝土建设机械产业基地和混凝土搅拌机械产业基地,将混凝土机械扩展至全产业链。虽然徐工混凝土机械领域的规模效应带来其利润率不断提升,但是三一重工联合中信产业基金收购了世界混凝土机械第一品牌——德国普茨迈斯特控股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而中联重科2008年收购当时全球排名第三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公司60%的股权,这进一步拉大了两家巨头和徐工的差距。
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认为,三一收购普茨迈斯特,将拥有其遍布全球的成熟销售体系,更为重要的是拥有其强大的研发和技术力量。此次收购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是一次战略投资。通过本次并购,将改变世界混凝土领域的竞争格局,使三一国际化目标提前5~10年实现。
有业内专家认为,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最近几年通过海外收购的方式,正在成为国内甚至国际混凝土机械领域双寡头。如果徐工可以收购世界混凝土机械领域排名第二的德国老牌混凝土机械生产商施维英,将迅速缩小和前两者的巨大差距。
据悉,施维英作为世界著名的混凝土机械生产商,其去年的销售额排名全球工程机械第38位,仅次于德国的普茨迈斯特和BauerGroup。与其他几大世界混凝土机械巨头相比,施维英的产品线是最全的,施维英公司的泵车、移动式搅拌站产业正是徐工所欠缺的,施维英的“裙阀”专利技术可以和普茨迈斯特的“S阀”专利技术相媲美。
国际化战略
业内专家认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保守估计还将至少持续10~20年的较高速增长期,即便不会再有前几年那种爆发式的疯狂增速,但30%左右的增长率应该有可能继续保持。尤其是在新兴国家市场,将成为工程机械行业重要的增长点,加速国际化步伐将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壮大的必经之路。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销售收入不过1262亿元,增长率9.1%。而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步入高速发展期,在2006~2010年的5年里,中国工程机械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5%,到2010年达到4367亿元。2011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销售额有望突破5000亿元人民币。
按照“十二五”规划,预计到2015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销售规模将达到900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大约为17%,其中出口260亿美元左右。2015年全行业销售收入和出口额均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未来5年我国要打造3~4个销售额达到1000亿元级企业集团和5~6个500亿元级企业集团,使之成为航母型国际知名公司。
为此,徐工和三一重工都提出了2015年的销售额达到3000亿元的宏大目标,发力混凝土机械领域将是徐工的重点,其中最重要的捷径就是海外收购。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施维英和普茨迈斯特一样倍受打击,日子越来越难过,2008年施维英销售收入为10亿欧元左右,2010年则下降至4亿欧元左右,处于困境的施维英为徐工的收购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如果徐工成功收购施维英,在中国市场,徐工可以帮助施维英扩大产品线,借助徐工的全球采购网络,施维英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徐工完成3000亿元的目标也将指日可待。
据徐工机械3月20日晚间披露,未经审计2011年年度业绩快报,公司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79亿元,较去年同期(调整后)增长15.12%;基本每股收益1.64元,快报显示,徐工机械期内录得营业总收入329.71亿元,同比增长28.03%,这也意味着徐工收购施维英在资金面上并不是大问题。为了推动国际化战略,未来徐工大规模海外收购也将加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