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来,在公司党委“百日攻坚”行动的号召下,上海宝冶首都博物馆东馆钢结构工程项目部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分秒必争抢进度,敢打敢拼立潮头。12月10日,钢结构工程全面竣工,防火涂料和面漆施工顺利完成,远远望去,首都博物馆东馆仿佛是镶嵌在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中的“古韵风帆”。 首都博物馆东馆又名“运河之舟”,位于通州“市民文化休闲组团”的南侧,六环路与大运河交叉点东南侧。与城市副中心剧院、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共同组成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作为北京市重点惠民工程,三大建筑将成为推进社会教育、文化传播、艺术创作、旅游观光及产业发展的崭新窗口。 首都博物馆东馆定位为智慧型综合博物馆,建成后将充分利用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向参观者展现出一个北京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宝库,成为立足城市副中心、辐射京津冀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阵地和展示城市发展的生动窗口,为参观者带来文化熏陶与情感共鸣,进一步满足市民的文化休闲需求。 首都博物馆东馆建筑面积约为9.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35米,最高点48米,分为主楼和共享大厅两栋建筑,是集收藏保管、开放式展陈、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文保修复等功能于一体的特大型博物馆,上海宝冶承建其钢结构工程。 首都博物馆东馆主楼钢结构为单层双曲异形结构,市民共享大厅为大跨度反拱倒三角桁架结构,造型独特、结构复杂,钢结构工程构件加工与施工安装难度空前。 为呈现风帆造型,首都博物馆东馆采用了双曲屋面,整体需要安装5000余件规格不同的异形钢构件,总用钢量近1万吨,且主体钢结构3000余件构件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构件,给深化设计、加工制作及现场安装定位均带来极大困难。其中主楼北半区设置6根梭形支撑柱及6组人字梁,为屋盖北半区的主要承重主构件,梭形柱标高随屋盖变化,梭形柱与基础、屋盖均为铰接连接,最高标高58m,最大单根重量54吨,梭形柱为双向斜柱,单根柱倾斜角度20~23度,且除基础支座节点与屋盖人字梁销轴节点外,无侧向支撑。 梭形柱及人字梁的吊装作为本工程施工的最大难点,考虑到高空安装对钢结构变形控制要求高,所有构件都是提前在车间预制完成。为了保证加工精度与效率,不仅使用了焊接机器人,还利用了5G技术。同时,为保证钢构件精确安装到位,项目团队采用了先进的大型结构分析软件,先在虚拟的三维空间中搭建出与实体结构1:1比例的模型,精确显示每种规格的材料需要的数量,再通过BIM模拟分析,确保安装精度。 经过模拟分析,本工程梭形柱如安装偏差超过3mm,人字梁节点就无法安装就位。项目团队反复研讨论证,最终确定采用临时支撑分段吊装、塔吊与两台大型履带结合的吊装方案。针对超高梭形柱安装,梭形柱设置高低胎架支撑柱身,人字梁下设置单榀支撑胎架,所有胎架位置均经过BIM模拟分析,选定在结构应力最小的位置。在项目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本工程3000余件异形构件均顺利吊装就位,各参建单位领导对工程进度、安装精度、焊接质量均给予高度评价。 首都博物馆东馆主楼钢结构自3月30日首根钢柱吊装,克服35天大风预警、20天雷电预警、多次高温预警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精心组织,昼夜施工,现场完成钢结构吊装约9900吨,安装构件5000余件,交出主楼提前4天完成主体钢结构封顶,共享大厅提前10天完成主体钢结构封顶的满意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