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通讯技术和先进加工技术,推动钢结构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是我们作为科研人员的责任。” 从传统车间的人工生产线到智能制造的自动化科技前沿,他青丝染流年,双脚踩素履,坚守了九千多个日夜,一心向“智造”。他就是2021“南粤工匠”获得者——中建钢构广东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冯清川。据了解,冯清川也为本次惠州唯一一名“南粤工匠”获得者。
攻克与突破 实现国内首条建筑钢结构智能生产线 日前,由广东省总工会、省委宣传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的2021年“南粤工匠”发布仪式举行,仪式分为“纪录、精工、筑力、传承、速度”五大篇章探寻工匠故事。其中,“湾区筑力”篇章展现了中建钢构广东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冯清川带领团队完成了技术攻关和突破,实现了国内首条建筑钢结构智能生产线的历程,展现了南粤工匠扎根生产一线,筑梦匠心的生动事迹。 谈起建筑钢结构智能生产线“从0到1”的突破,时间得拨动回到2014年。是年,中建科工华南大区广东厂二期项目开始筹建,在历经7个月的国内外考察后,2015年,项目组进入封闭研发期。在同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机遇和挑战开始显露,同时中国钢结构智能制造研发任务的重担交到了华南钢结构公司广东厂的身上。 “和以往的经历不同,钢结构智能制造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朦胧的概念。别说图纸和方案了,当时根本就没人知道这个事该怎么搞、要搞成啥样、能不能搞成。”冯清川说。
在无经验借鉴、无技术路线、无成熟案例的情形下,以冯清川智能制造团队为代表的华南钢构厂,组织团队远涉重洋,先后赴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地进行先进制造模式交流与取经,“国外的先进制造和精益化生产,给我们的工业化理念带来了巨大冲击。”冯清川说。 学习归来后,公司决定要在二期规划上提升智能制造程度,不仅要把先进的国外技术引进来,同时,要把引进来的技术设备吃透、整明白,并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升级与再创造。经过1000余天,六次大的设计修改、上百次局部变更后,以冯清川智能制造团队为代表的华南钢构厂打造出了全球首条、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重型H型钢智能生产线。 奋斗与期望 提升智能化水平,迈向工业4.0 随着钢结构产品多样化的发展和技术设备的迭代,行业内对于技术的自动化、产线数字化转型等多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中建钢构集团成立了两家研究院,一个是产业技术研究院,另外是专项智能制造研究院,目的均在于提升技术、孵化产品,推动钢结构智能化升级。 站在智能生产线前,冯清川吐露:经过两年的运营,惠州厂的建筑钢结构已达到智能化的设计要求并进入常态化的生产。他希望能够将惠州厂取得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其他产线,总结之后再推广到整个行业,服务于行业的升级改造。 “当年我入行时,钢结构隶属传统建筑行业,但现在随着这个技术的发展,行业已经有了比较大的跨越和发展。”冯清川介绍,目前钢结构正处于产业升级阶段,通讯行业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传统行业的加工方式、模式的改变,由制造向智造转变。 “借力通讯技术和先进加工技术,推动钢结构传统产业的升级,是我们作为科研人员的责任。” 冯清川说,迈进“十四五”,全国上下对于钢结构行业有了比较清晰的定位,由于前期行业机械化自动化基础比较差,“十四五”前两年是补短板的时间,要完成设备的迭代和升级,后面三年主要是按照工业4.0技术属性与要求,拓宽自动化的连接,数字化转型、生产管理系统、AI算法等升级改造,“十四五”达到智能化工厂的要求。 冯清川告诉记者,在5G、工业互联网和新基建方兴未艾的新形势下,他们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加强科技赋能,持续探索基于智能感知等新技术的新一代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基于3D视觉的搬运机器人、切割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基于线激光的焊缝寻位与跟踪技术等);持续探索基于5G和新基建的新产品应用研究(5G智慧杆、5G基站、大数据中心、智慧停车等);持续探索基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和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的智慧工厂研究;持续探索建筑施工领域智能装备新技术研究。不断发挥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管理优势,强化核心竞争力,大力提高建筑行业的智能化、标准化、参数化水平,实现智能建造行业引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