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翼”雏形初现
“碧波银贝”造型正式亮相
4月28日
中建二局承建的
珠海机场改扩建工项目T2航站楼
面积超6.5万平方米,重达6120吨的
屋面钢结构网架顺利完成整体提升
标志着项目钢网架结构全面封顶
动感造型在大众视野展现
珠海机场改扩建工程项目位于广东珠海金湾区,总建筑面积19.1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新建T2航站楼及站坪、飞行区滑行道等。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省重点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新增28个机位,年旅客吞吐量的保障能力可达2750万人次,将大大提升珠海市旅游服务能力,促进珠海经济规模迅速提升,成为粤西大开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战略承载。 一拼二提,上演“千吨重头戏” 
珠海机场T2航站楼屋面钢结构网架 面积超6.5万平方米 网架焊接球共计9446个 杆件达5.7万余条 若采用传统的网架拼装工艺 施工难度大且不利于工期 
特别是总重达4230吨的主楼网架 是整个网架提升难度最大的一个片区 面积4万平方米,呈双曲面造型 自身厚度最大达4.2米 最大跨度达59米 整体走向是中部高东西两侧低 
面对这一施工难题 项目采用“楼面拼装,分区累积提升” 的施工方法 设置67组提升吊点 在楼面原位拼装完成网架后 利用电脑程序自动化控制液压提升系统 以每小时4米的速度精确提升 这一施工工艺避免搭设操作平台 极大地减少了支撑胎架的用量 加快了施工进度 亮点拾贝赋能高质量发展 
珠海机场项目团队在施工过程中 创新施工方法,践行“三大建造” 在基坑作业阶段 创新使用装配式平台+流水式吊装的方式 用三天时间完成5000吨桩基静载测试 节约工期近30天 克服了项目前期的“心头病” 
在超长结构东指廊的地下施工阶段创新采用跳仓法施工取消了传统的后浇带加快了施工总周期仅用不到百天的时间全面冲出正负零 
项目临近运行的珠海金湾机场T1航站楼 为了不干扰航线飞行 项目深入现场实地勘察 充分利用BIM技术、红外线警报系统 进行三维空间数据分析 模拟灯光参数和风向分析 将灯光、扬尘、限高等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实现了“不停航”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