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住建部发文,决定将全国24个城市列为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上海是唯一未入选的直辖市,这引起了在沪全国政协委员王美华的关切。她在调研后发现,相较其他城市,上海的智能建造发展仍较为缓慢,建议完善智能建造政策体系,加大技术研发,开展示范应用,加强智能建造人才建设。 王美华说,过去十多年,上海在推进装配式建筑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相关完善的配套政策体系也为全国提供了上海方案,近年来,在智能建造方面,上海的住建、信息、科技等部门虽然也出台了多项政策,但部门间协同不够,不能形成有效的政策体系和合力。 她还发现,尽管上海有大量大型、优秀的建筑企业,涵盖勘察设计、施工建造和材料生产等产业链各个方面,但上海建筑企业由于在传统建造技术领域的技术积累,目前在经济效益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危机意识不够,在智能建造方向的规模性研发投入较少。相比而言,部分沪外企业危机意识超前,在智能建造领域投入较大,并初见成效。 智能建造涉及设计、生产、施工和监管等全过程,需要设计、施工、生产、装备、材料和业主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王美华说,上海目前在建筑装备等关键环节,缺乏智能建造机器人或智能生产线等设备的研发生产龙头企业的有力支撑。在智慧工地等智能监管相关的先进感知设备研发方面,也缺乏“专精特新”企业支撑。 对此,列席今年上海两会的王美华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加强住建、信息、科技、发改、财政等智能建造推进核心关键部门的协同联动,鼓励项目、企业和行业发展智能建造技术,特别是促进自主品牌的建筑机器人、建筑传感器、建筑设计软件、建筑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在示范应用方面,王美华建议,以申请国家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为契机,围绕智能建造发展需求,开展项目级、园区级智能建造示范。特别是在大型、复杂、重点工程中推进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智慧工地等协同建造和智能监管,进一步推进bim技术全生命周期示范应用,形成建筑数字资产,推动智能建造全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