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巴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18条横向干线之一——上海至成都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湖北省骨架高速公路网规划“陆纵五横一环”主骨架中:“横三”(黄梅至巴东)的西段。起于荆宜高速公路白河服务区约3公里处,止于鄂渝交界的火烧庵,途径宜昌市的夷陵、兴山、秭归和恩施州巴东县等四个区县,全长173公里(其中巴东县溪丘湾17.54公里,沿渡河镇18.12公里,共约36公里)。项目总投资166.7亿元人民币。
一、项目概况
宜昌至巴东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7918网)中沪蓉高速公路最后一段开工建设的项目,也是六百里川江三峡库区北岸唯一的陆上快速通道。它的建设对于进一步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沟通东中西部联系,加快三峡库区乃至西部资源开发,促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支援国家西部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2008年10月2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基础[2008]2865号文件批复了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4月20日,交通运输部以交公路发[2009]183号文件批复了项目初步设计。
项目起自宜昌市夷陵区,与荆宜高速公路相接,经宜昌市秭归县、兴山县,终点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接重庆巫山至奉节高速公路,全长172.651公里,同步建设连接线45.4公里;全线设置互通式立交7处,监控分中心1处、养护工区3处、服务区3处、停车区2处、隧道监控管理所5处、省市界主线收费站1处、匝道收费站6处。批复概算166.768亿元人民币,其中世界银行融资1.5亿美元,项目建设总工期为四年。
宜巴高速公路全线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I级,沥青混凝土路面。
本项目设置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下设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办公室5个,国际监理工程师办公室和环境监理工程师办公室各1个,房建、机电监理工程师办公室各2个。全线共划分约80个施工合同段,其中一期土建工程33个合同段。
二、控制性工程
1、界岭隧道
隧道长5681米,隧道区发育两条规模较大的断裂,隧道区地下水对混凝土具强腐蚀性。
2、卧佛山隧道
隧道长4457米,岩溶发育,隧道最大埋深约1029米,地应力极大。
3、峡口隧道
隧道长6487米,地质复杂且岩溶发育,隧道最大埋深约1500米,地应力极大。
4、香溪河特大桥
主跨为170米PC连续刚构桥,施工较复杂,有四个水中墩需进行深水桩基施工。
5、石门垭隧道
隧道长7493米,为本项目全线最长的隧道。
6、马家坡隧道
隧道长3950米,隧道进口段下方分布有古断层滑坡堆积体,出口为巴东组粉砂岩、泥质砂岩,边坡开挖极易诱发滑坡。
7、神农溪特大桥
跨越神农溪风景区,路线与河谷高差100m以上的区域达385米,呈较陡峻的V形峡谷。本桥主桥为(140+320+140)米PC双塔斜拉桥,副主桥为80+150+80米预应力PC连续刚构,是全线最重要的桥梁工程。
8、火烧庵隧道
隧道长5500米,为湖北与重庆交界隧道,其中湖北境隧道长2616米。
项目特点
1、桥隧比例大工程造价高
本项目共有桥梁69640.6m/138座,隧道59028.2m/39座,全线桥隧比为74.5%,平均每公里造价约为9660万元,为目前省内单公里造价最高的公路项目。
2、地质条件差技术难点多
本项目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不良地质种类繁多:路线约70公里穿越三峡库区,库岸再造和岸坡稳定问题突出;项目通过的30公里硫铁矿路段,河沟、地表和裂隙水具有强酸性,PH值达到3.9,工作和生活用水困难,构造物需做防腐处理;分布于本项目K156~K160路段的“灰包石”,对桥梁、隧道和边坡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分布于神农溪两岸的巴东组软岩遇水易软化,稳定性差,为世界公认地质难题,路线穿越该路段约30公里,工程处置难度极大。此外,岩溶、岩堆、滑坡体、崩塌等地质灾害广泛分布于主线区域内,均为项目需要解决的技术重点和难点。
3、地域特色明环保要求严
项目位于长江北岸,穿越三峡画廊,途经昭君故里,倚靠神农雄峰。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晓峰旅游区、巴人悬棺风景区、高岚风景区、神农溪国家一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像一串明珠镶嵌在项目沿线。施工中环保、水保压力巨大。移民再安置、文物名胜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是本项目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同时,本项目是世行首次在中国的公路项目上实行独立环境监理的项目。
4、建设难度大管理要求高
项目沿线地形、地貌复杂,土石方大量爆破、隧道深埋掘进、桥梁高空作业等,施工安全危险源多;工程施工战线长,施工道路、供电、供水等设施严重不足;工程所需建筑材料外购远运供应紧张;本项目1—8合同段采用ICB采购,9—31合同段采用NCB采购,两种融资渠道,两种管理模式,工程建设管理任务繁重艰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