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国内丙烯产能快速增长的一年,据统计,截止到10月底,国内丙烯产能增加了455万吨左右,产能增速将达到20%以上。其中传统石脑油裂解和催化裂化方面的产能达165万吨、丙烷脱氢(PDH)方面的产能达150万吨、煤(甲醇)制烯烃方面的产能达140万吨,年底前还将有2~4套的新装置投产。按理说如此多的丙烯新装置投产,市场丙烯应该十分充足、价格也会非常低廉,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截止到11月6日,国际原油WTI和布伦特分别下跌了20.8%和25.2%,亚洲地区的石脑油更是暴跌了32.5%。受此影响,韩国丙烯(FOB)跌了17.8%,而山东丙烯同期仅下跌了7.7%。可以说丙烯市场行情坚挺,也看不出大多数人喊的“狼来了”的样子,丙烯市场显得“蹊跷”难测。
进出口方面的数据也同样反常。据海关统计,1~9月国内累计进口丙烯227万吨,去年同期为194万吨,同比上涨了17.2%;前9月的进口均价为1462美元/吨,去年同期为1381美元/吨,同比上涨了5.9%。丙烯主要下游聚丙烯(PP)的进口也同样如此,1~9月初级形状的聚丙烯进口了280万吨,同比增加了7.5%,进口均价上涨了4.4%。在国内丙烯产能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进口方面还表现出“量价齐升”的态势只能用“蹊跷”来解释了。
梳理一下今年投产的各丙烯装置不难发现,真正能提供“商品丙烯”的装置不多。裂解和催化裂化方面的装置都配套有PP装置;PDH的装置方面,卫星石化(002648,股吧)(45万吨/年)和绍兴三圆(45万吨/年)所产丙烯以满足自用为主,而海越新材(60万吨/年)所产丙烯在初期部分供应三圆,其余部分主要供应周边PP工厂;煤(甲醇)制烯烃装置也绝大部分配套下游PP装置。实际上今年投产的丙烯装置也就海越新材的才是真正能商品化的丙烯,面对丙烯下游(除PP外)大幅增加的需求有点“杯水车薪”的感觉。
相对于“商品丙烯”供应有限,丙烯下游却迎来了比较快的发展。以丙烯酸为例,截止到10月底,新增产能达70多万吨,同比增加了40%以上。若扣除掉卫星石化的自给自足项目,换算成丙烯需求也在35万吨左右,就是说单丙烯酸一方面的需求就基本上消耗了新增的丙烯商品量的一半,加上今年新增的环氧丙烷和丙烯腈等大装置的需求,丙烯的商品量更是“捉襟见肘”。市场上的反应也同样说明问题,10月下旬天津渤化PDH装置停车造成了山东地区一周内每天几乎涨200元/吨的奇特现象,虽然有其它因素的影响在内,但“商品丙烯”短缺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来看,丙烯市场表现如此蹊跷是商品供应和下游需求不平衡造成的结果,同时也表明丙烯新建装置的布局和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新增的煤(甲醇)制烯烃装置大多分布在国内欠发达地区,下游配套比较单一,也造成了聚丙烯的比重偏大,为行业的发展带来潜在的隐患。明年随着众多PDH装置的投产,“商品丙烯”的供应或带来改观,而近期山东发布的地炼产业转型升级方案,透露出控制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的同时向精细化工发展的方向,地炼或成为今后丙烯行业不可预期的“黑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