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销合一这个概念怎么来定论,同时我们将这个概念套用在中国紧固件产业,探索中国紧固件业如何走这条转型升级之路。
中国紧固件业的「产销合一」之路
什么是「产销合一」,最大制造商到最小供应商
产销合一是在形容某企业体由单纯制造生产或者纯粹销售的模式,转型为「制造生产及销售通路能力兼具」的经营模式,而「产销合一」又比「自产自销」更能描绘出该企业体成长的步伐。也因为如此,观察各国紧固件产业,「产销合一」成为公司发展健全后的代名词,所以与其说为什么非产销合一不可,倒不如这是一家企业成长、甚至是这个国家产业整体升级时必定发展路径,譬如晋亿集团、东明集团、宁波安拓集团等等都是具体例子。
以制造产业而言,中间利润往往在交由进出口商、大中盘商、批发商后的过程中被消耗掉。全球制造产业从生产到通路建立有其脉络可循,有能力建立通路的产业龙头为了赚取中间利润,除了传统行销,更多时候,能够直接与终端使用者接上线的「网路行销」派上很大的用场。除此,看准当地市场商机,以直接投资的形式在当地设据点的成功典范更是比比皆是,因为这不仅能直接获利,还能避免倾销之嫌。以紧固件产业来说,欧美日是开闢这条销售路径的先驱,好比美国将制造据点转移至墨西哥,间接带动当地汽车制造工业,将车用扣件直接贩售墨西哥整车厂;日本则是将汽车制造产业整个移植到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邻近国家,建立出从零件到整车一条龙式的产业配套形式。
其实中国在能力以上的紧固件企业越来越多,若能循此模式走出去,就有机会成为下一家「最大制造商到最小供应商」的成功典范。
中国紧固件产业条件渐趋成熟,涌现「产销合一」潮
2014年中国紧固件出口额达到52.79亿美元,超越歷史上出口48.7亿美元的最高值,实现新的峰值,结束了近几年紧固件专业出口徘徊的局面,这也表明紧固件专业的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节录自《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六届二次会王长明常务副理事长演讲词》
中国紧固件协会冯金尧会长曾经说:「我们欢迎世界上发达的欧美等国同行到中国投资或输入高强度紧固件,实现经贸互利,合作双赢,共同携手抵制日益抬头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外资最惠待遇」向来是政府当局扶植重点产业时最好用也最有成效的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基础建设及汽车、航太、风电、绿能等重工业的兴起,庞大的紧固件需求吸引了拥有地利之便的台湾紧固件业者进驻,也成为中国紧固件市场的开路先锋;尔后十到十五年的时间,随着产业渐趋成熟、市场日趋庞大,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先进国家也随后跟进,当厂房就定位,生产技术及管理模式就在潜移默化下根留中国。
条件二、「十三五」「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政策出台,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发展为紧固件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预计可于2016年达到130亿美元的规模,若以3~5%的年平均需求增速来说,可见中国紧固件市场需求是十分可观的。而事实也证明,中国紧固件产业近年维持稳定成长,更于2014年创下了歷史出口新高,总产量达720万吨左右(同比成长5.88%),其中208万吨出口全球(同比成长9.4%),出口创匯达52.8亿美元(同比成长13%)。
另一方面,将于2016年正式启动的「十三五」国家发展政策与今年发布的「一带一路」官方蓝图显示,未来五年,中国将更重视结构的调整,以长期服务业取代矿业、传统重工业,让中国内需消费成为经济主干,也宣示着中国要健全投资环境的决心。
基于此,中国紧固件市场对高强度、高附加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在本土产业未能衔接之时,主要用于航空航太、汽车、新能源、电子电器等高端产业的紧固制品仍仰赖进口。然而,过分仰赖进口并非国家之福,我们相信「十三五」及「一带一路」的出台,将有效加速中国紧固件产业的结构调整,从粗放走向精緻、从复制走向研发、从进口走向国产。
我们习惯以「富过三代,才懂吃穿」来形容一户人家不仅要富,而且要富过了三代,才慢慢懂得学会品味与拥有气质。以笔者身处的台湾紧固件产业而言,「产销合一」往往会成为在介绍一家扣件制造厂或者进出口商蜕变、升级,转换营运型态时要特别强调的特色。
或许这样的对比说明显得粗鲁,却能够最贴切的形容扣件产业中的厂家们从起步到茁壮的过程,中国紧固件产业拥有了以上有利条件,有能力转型的紧固件企业纷纷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销售渠道,待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与程度时,「产销合一」会成为经营者选择要走的一条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