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国家统计部门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599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2%。其中,受“3·30新政策”影响,楼市回暖趋势在近期初现端倪。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里,全国商品房销售快速增长,销售面积9612万平方米,增长15.0%;销售额6670亿元,增长24.3%。
作为房地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借助楼市“回暖东风”,绿色建筑的概念也日渐深入人心。在全国各地的售楼现场,对于开发商“绿色建筑”的提法并不鲜见,大部分购房人并不陌生。
作为绿色建筑的典型代表,钢结构一直是业内备受关注的弄潮儿。“造价高、住宅的舒适性问题,成为之前阻碍钢结构住宅市场大力推广的两个重要因素”。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修龙表示。
对此,国内领先的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基地杭萧钢构董事长单银木则表示,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钢结构能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在原有的要素投入、外延扩张的效应已见边际,人口红利、资源红利不断流失的情况下,建筑行业发展朝着钢结构等绿色建筑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与此同时,在钢结构住宅市场的技术探索上,杭萧钢构最新研发的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结构较pc(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具有明显优势,成本可以逼平甚至略低于pc,在困扰房地产行业的造价问题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不仅如此,影响钢结构住宅室内舒适感的露梁露柱问题,也得到了合理有效的解决。
分析人士指出,钢结构住宅项目工期短、性价比高,能有效发挥有限资金额度的最大化效益,央行为绿色产业“输血”固然重要,但还要追求资金利用效率,把钱用在“刀刃”上,以助推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