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无人工厂:机器与人如何同步转型

 //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5/7/15 16:37:25  兰格钢铁
    《中国制造2025》于近日公布。在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进程中,无人工厂只是一个缩影。

    无人工厂怎样影响生产?机器如何从制造向智造升级?机器与人的关系将走向何方?新华社记者就此深入调查,探寻无人工厂的答案。

    工厂无人,效率更高?

    左侧一只机器手臂悬在半空,右侧一只机器手臂拈起配件,双方在空中轻轻一碰,好似两个人在空中接吻。不到一秒钟时间,一个给塑胶键贴标签的工序就完成了。这一富有美感的生产工序被雷柏公司命名为Kiss。

    而在从前,这道工序是由手指纤细小巧的女工,花几分钟时间贴一个标签,稍有抖动就会贴歪,从而导致卡键,标签要撕掉重贴。

    人工几分钟完成的,机器人只要1秒钟,而且误差控制在0.03毫米之内。雷柏副总经理邓邱伟告诉记者。

    这是雷柏生产车间的一个镜头。雷柏最早是一家无线键盘鼠标的生产商,2007年开始引入机器人生产。记者在雷柏的生产车间看到,一台台机械手有条不紊地操作手头工作。夹、提、粘、压、推&hellip&hellip机器与机器之间似乎达成一种默契,每道工序之间形成完美衔接。

    在海信黄岛基地的彩电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生产也成为常态:穿梭往来的智能自动配送小车替代了长度近800米的跨楼宇、长距离人工配送,将近200人从配送中解放。在关键的液晶面板卡合工序,一台六轴工业机器人吸住大尺寸液晶面板,经工业相机辅助定位,轻巧地放置到背光模组上,精度高达0.02毫米。

    自动化生产给企业带来了福利:单位时间内用更少的人生产更多的产品。邓邱伟说,以前工厂里8个人一天生产2500根鼠标线,现在4个人一天能生产3000根。

    智能化制造实施以来,海信电器人均制造效率每年提升超过30%。在生产场地没有增加和工人数量下降的情况下,产量由2011年的800万台增长到2014年的1110万台,增长39%。

    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闻效仪表示,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企业普遍面临用工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问题,加上有的制造业企业希望实现产品质量和价值的升级,促使大量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走上智能生产的道路。

    制造变智造,如何破茧?

    智能生产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是一个从制造向智造蜕变的过程。

    2007年开始,雷柏就研发出一条自动化生产线。这套设备能完成打螺丝、安键帽等简单工序,但只能生产大批量的特定零部件,无法应用到多种零部件生产。

    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雷柏董事长曾浩决定对汽车生产线上的焊接机器人进行改造,用来生产键盘和鼠标。把生产大型汽车的机器人改造成操作精细电子设备的机器人并非易事。雷柏一次性购买了75个机械手,结合键鼠产品特点设定程序和相关参数,让机械手变成为自己产品服务的智能机器人。

    当这套生产线投入使用后,雷柏的生产真正由制造向智造转变了。在鼠标接收器的装备环节,机器人会将从芯片上撕下的小标签展示给监控人员看,若没撕成功,就不会有展示的动作。在整个注塑的生产过程中,从加料、取产品、包装、搬运到出库,无人值守的自动化生产贯穿了整个环节。

    现在雷柏不仅自己做智能生产线,还向一些制造类企业提供机器人生产线方案。他们提供的不是机器人产品,而是根据企业的产品和生产特点专门设计的机器人集成应用系统服务,用邓邱伟的话说,这也是一种个性化定制。

    随着自动化设备成本下降,机器人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如今在家电领域,美的、创维、海信、格兰仕、志高等都加快自动化投入和改造。海信集团仅在智能制造方面每年投入就在2至3亿元,每年实施30至50项自动化和技改项目。而美的空调今年在自动化上的投入就将近10亿元,未来5年将投入50亿元。

    根据国际机器人协会的数据,未来几年中国机器人每年新增数量将会保持在35%左右。2017年中国将取代欧盟、北美成为全球使用工业机器人最多的经济体。

    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李东表示,机器换人和工厂智能化,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应对未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实现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重要一环。

    无人工厂,工人去哪儿了?

    智能制造的不断推广,是否意味着对劳动力的需求会大量减少?

    采访中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机器换人后极大地缓解了企业用工紧张的局面,尤其在长三角、珠三角,每到春节前后是用工荒的高峰期。机器换人后大大减少了企业生产对劳动力的依赖。

    专家认为,实施智能制造后,那些危险、环境恶劣、简单重复的岗位工人数量会减少,但是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大大提高了。比如,对智能制造系统的维护人员、巡视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有智能制造知识和技能的工人需求大幅增加。

    实际上,目前的无人工厂并非完全无人。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不少生产环节还需要人机配合完成。比如在雷柏,一些机器装配完后的检验工作需要由人工来做。而且每个生产线需要配备组长,负责对机器人进行操控和维护,并能应对生产线上的简单故障。

    &lsquo机器换人&rsquo不是简单的谁替代谁的问题,我们追求的是一种人与机器之间的有机互动与平衡。邓邱伟说,自从机器换人后,雷柏员工结构从原来的一线产业工人占主要比重的金字塔形向中间的技术工人越来越多的倒梯形转变。

    实施智能制造后,更重要的意义是带来劳动力结构的根本性改变。李东说,由于从事具体加工制造生产环节的人员在减少,劳动力由加工制造业向生产服务业转移,从而促进三产的快速发展,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对此,闻效仪表示,企业、政府和学校都应共同努力,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制造业劳动者的素质,让产业工人转型和制造业的转型能互相促进,共同升级。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三问无人工厂:机器与人如何同步转型
  • 首家无人工厂蹲点调查 机器换人的喜与忧
  • 中国机器人:从制造到智造还有多远
  • 中国已成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 合肥机器人产业 站上全球"风口"
  • 重庆在机器人产业关键技术上实现实质性突破
  • 国产机器人替代速度加快 行业迎来重大突破
  • 哈挺磨床集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核心工艺引领者
  • 烟台机器人产业全球招商 争取大企业落户
  • 中国机器人产业崛起 标志经济重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