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将2015年称为中国绿色建筑的元年,其中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方案》施行是显著标志。而随着建筑行业逐渐步入新常态,企业最先嗅到市场的风吹草动。
近日,有工信部权威人士透露,《钢铁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已制定完成,并即将进入最后的审议阶段,有望于本月出台。发布在即的行动计划对征求意见时的初稿目标进行了调整,强调提升行业两化融合水平,推进优势企业强强联合,推进区域企业重组整合。“政策非常、非常及时。”国内首家钢结构上市企业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单银木用了两个“非常”,表达对该项政策的认同和欢迎。
众所周知,目前钢铁行业正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困局,而与之相对的是,作为钢铁行业的下游市场之一——以钢结构为代表的绿色建筑行业却享受到了巨额“红利”。据估算,新增1亿平方米绿色建筑,将直接拉动50亿元以上增量投资,未来5年有望撬动上千亿元的绿色建筑市场。“推广钢结构建筑,既缓解了钢铁产能过剩困局,又将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单银木说道。
而推广钢结构建筑,正是实现了钢铁行业的绿色转型。分析人士认为,过去钢铁行业往往存在“散户为王”的行业局面,造成行业内竞争混乱,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钢铁行业搭乘“四节一环保”绿色建筑的顺风车,也让钢铁行业的粗放发展成为了过去式,实现双赢。据悉,早在2013年下半年和2014年初,杭萧钢构就分别和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等多家钢铁企业签署钢铁年度合作协议,率先在国内走出了一条“钢铁企业+钢结构企业”上下游企业携手的合作新路。
值得注意的是,《行动计划》作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产物,主要涉及产能过剩、两化融合、兼并重组等7个方面的内容,对钢铁行业形成利好外,在走出去战略和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还特别提出与钢结构等下游企业一并考虑“走出去”。
时下,东哈萨克斯坦州阿克托盖铜选矿厂的天空,万里无云、一片湛蓝。此时由杭萧钢构承建的钢结构厂房直刺苍穹、拔地而起。作为钢结构企业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合作项目,阿克托盖铜选矿厂成为“一带一路”蓝图国内企业“走出去”的又一生动例证,日前受到业内高度关注。“这对于钢结构企业来说,无疑是'借船出海’的好机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秘书长、建筑钢结构分会会长党保卫认为。
面对巨大的战略机遇期,钢结构企业正在主动出击“跳起来摘桃子”。记者从杭萧钢构获悉,7月16日,杭萧钢构集团副总裁陈瑞出席了新华通讯社“新华丝路”信息产品发布会及签约仪式。据悉,“新华丝路”信息产品是以大数据、云平台为基础,提供高效便捷、实时实用的经济信息服务,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政府和企业搭建商品贸易和投资服务平台,努力把中国的发展与沿线各国的发展对接起来,让沿线各国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得助力,也使中国从沿线各国的发展中受益,助推“一带一路”构想的实现。
对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部开发司巡视员欧晓理认为 “新华丝路”信息产品的推出,不仅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更有利促进了沿线国家政府和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
作为国内钢结构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国家首个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基地,杭萧钢构的产品和样板工程已经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杭萧钢构更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大力发展和推广绿色环保的钢结构建筑(住宅)。“相信在新华社强大的数据平台支持下,杭萧钢构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为沿线国家服务,为更多的国家和人民带去更多更优质的钢结构绿色建筑。”陈瑞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