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0万人将疏解至行政副中心 人口往郊区疏散

 //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5/12/1 14:00:02  兰格钢铁
    11月25日,北京“十三五”规划建议公布后,未来北京城市空间布局如何优化,行政副中心建设规划,以及“大城市病”如何解决等问题,均涉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修订。

    昨日,北京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城乡总体规划正在修改,将以优化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为原则,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同时,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已初步确定了各城区的功能定位。

    2005年1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获国务院批复,在随后的执行中一方面造就了快速发展的北京,也带来了人口无序过快增长、中心城功能过度聚集、城市空间“摊大饼”的蔓延方式没有根本改变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大城市病”。

    11月24日至25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的建议。

    昨日,市规划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飞就北京市“十三五”期间,“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强化空间管控”、“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建设质量”和“行政副中心规划建设”等方面,进行解读。

    王飞介绍,目前正在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完成后将适时公布,但基本确定未来北京将打造为“一主、一副、两轴、多点”的城镇空间结构。

    "一主’是中心城区”,王飞说,将着力保障和服务首都核心功能的优化发展,大力疏解非首都功能,积极推进功能重组;“一副”则是行政副中心(通州),重点承接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及相关服务部门的疏解转移,带动城市东部区域协同发展。

    王飞介绍,“两轴”为中轴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重点优化完善国家重要的政治、文化和外交职能布局,形成首都空间秩序的统领与功能组织的骨架。

    “多点”则是顺义、亦庄、大兴、昌平、房山、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10个新城和海淀山后、丰台河西、北京新机场地区3个重要城镇组团,有序承接中心城区人口和适宜功能的疏解,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带动所在区域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根据上述城镇空间结构,各区的功能及任务也已基本确定。

    北京各区功能及任务

    中心城区

    (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

    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是保障和服务首都核心功能的优化发展区,是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功能重组的主要地区。

    山区的延庆新城

    严控规模,以生态保育为重点,建设成为北京的“后花园”

    核心区

    (东城区、西城区)

    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是体现国家形象和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地区。

    山前地区的昌平、房山、怀柔、密云、平谷、门头沟新城,丰台河西和海淀山后组团

    会适度承接与环境禀赋、资源特色相适宜的功能,合理控制人口和建设规模,突出特色发展

    平原区的顺义、亦庄、大兴新城及新机场地区

    是承接中心城功能和人口疏解、面向区域协同发展的重点地区

    行政副中心

    会依托通州新城,重点发展行政办公、文化旅游和部分商务配套职能,有序推动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向行政副中心转移,并推进城市东部地区面向区域协同发展。

    还会统筹规划通州与大兴、亦庄、顺义等新城及廊坊市北三县地区的发展关系,更好地统筹新城发展、生态建设和城乡一体化。

    解读

    如何吸引人口向顺义大兴亦庄迁移?

    据了解,目前北京中心城区内人口规模已达1280万人,约占全市人口的60%;就业岗位750万个,约占全市总就业岗位的65%。中心城区现状共有各类市场700余个(占全市55%),近50%为农副产品市场,从业人口约30万人。

    同时,还有三级医院共68家,床位数约6.2万张,日均门急诊量约21万人次(约占全市80%);高等院校66所(全市89所),校址约120处,全日制在校生约70万(约占全市82%),非京籍比例约70%。

    根据目前规划,未来将位于平原区的顺义、亦庄、大兴新城及新机场地区,会成为承接中心城功能和人口疏解、面向区域协同发展的重点地区。

    对此,规划上将有何举措?王飞表示,其中重要原则是职住平衡,“目前人口集中体现最为明显的是职住不均衡带来的潮汐式交通”,他说,目前全市65%的就业集中在中间城区,且就业集中在北部,居住集中在南边,交通统计发现中心城区潮汐式交通问题严重,“说白了就是人来回跑的问题。”

    因此,未来在进行人口疏解时中心城和新城之间也面临相应问题,将通过更好地配置交通和住宅等方面的政策解决,同时通过功能疏解带动人口合理分配。

    “中心城疏解200万人口的数据是动态的”,他说,不能简单认为中心城功能疏解一定会带动居住人口的疏解,而是要同时在外围区域提供配套条件,吸引人就业和生活的同步疏解。

    焦点1行政机关搬迁选址长安街东延长线

    王飞介绍,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曾明确提出要在通州预留发展备用地,作为未来行政办公用地使用,因此聚焦通州、建设行政副中心的提出并不是在空地上建设新城市,“旨在20多年发展基础上的优化和升级”。

    “通州地理位置优越”,王飞介绍,通州位于长安街延长线东端,距东二环约23公里,距顺义区和首都机场约20公里、距大兴和亦庄约15公里、距北京新机场约58公里,区位条件优越。

    从京津冀区域来看,通州东部紧邻河北省廊坊市北三县约20公里,距河北省廊坊市中心约40公里,距天津市武清区约58公里,这意味着在通州建设的行政副中心,将位于京津发展轴和京唐秦发展轴在北京市域内的交汇点,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未来通州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有效发挥通州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的作用,同时成为北京东部服务京津、面向环渤海区域的综合服务中心,“到2017年,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迁入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远期将带动约40万人疏解至通州”,王飞说,通州新城现有人口约80万,规划总人口约为120万人。

    “行政副中心行政办公区选址方案正在编制”,王飞介绍,行政机关搬迁的选址规划已经基本完成,大致在长安街东延长线上,下一步将积极做好拆迁,基本设施建设等后续工作。

    焦点2东西城未来将承载中央政务功能

    王飞介绍,未来东西城将成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将把疏解功能、加强旧城整体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更好地统筹起来,以为承载中央政务功能、服务保障国事活动、体现大国首都风范形象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改善居民生活和基础设施条件。

    其中的重点是加强功能疏解与重组。重点疏解大型医疗设施、商品交易市场、市属行政办公等功能,增加中央政务、文化、公共绿地比重。

    另外,会明确与严格执行旧城整体保护要求,分类引导历史街区和平房区的保护与更新,“将按现有规划体系小规模、渐进式推进”。

    同时,将制定适合历史城区特点的交通管理政策;推进公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旅游景点周边的区域游线引导和交通管理,严格控制群租和低端产业。

    另外,规划中的“两轴”为中轴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其中,长安街及其延长线规划为西起门头沟-首钢地区,东至通州,全长超过50公里,从永定河到大运河是“河到河”的景观,而中轴线也将进行延长,打造“公园到公园”的景观。王飞介绍,北京的中轴线最初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北京申奥成功后,中轴线向北延长,到达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未来还将向南延伸,建设南中轴森林公园,与北端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相呼应。南中轴森林公园将位于南五环之外,面积将不小于目前的奥林匹克公园,“也有利于改善北京南部的环境”。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北京40万人将疏解至行政副中心 人口往郊区疏散
  • 北京行政副中心追求的是宜居 绿地率不低于45%
  • 北京将推进297个项目建设市行政副中心
  • 北京行政副中心建设加速 经略天则受益
  • 北京市已经明确通州建设行政副中心初步方案
  • 兰格报道:北京行政副中心建设加速 经略天则受益
  • 规划纲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北京行政副中心
  • 解读副中心:通州行政副中心的主体功能
  • 北京行政副中心怎么建?
  • 人民日报权威解读:北京行政副中心怎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