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化解产能过剩:黄奇帆力推钢结构产业

 //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6/1/11 17:25:18  新华网
    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的思路正在调整,多用市场化的积极通道,取代简单的禁与堵等消极办法。提升国内钢结构绿色建筑的比重,被认为是一个以上下游联动升级来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的积极途径。

    但国内钢结构研发及生产领先的宝钢集团等业内人士认为,新型城镇化——建筑业升级——钢结构用钢材品种优化——吸收钢铁过剩产能,这一个环环相扣的产业链理论上很美,实际操作上困难不少,还需要政府、社会的协同。

    40%与不足5%之间落差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钢结构绿色建筑上存在较大落差。

    宝钢钢构有限公司总经理郝荣亮援引相关的数据说,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钢结构用钢量已占到钢产量的30%以上,钢结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40%以上。而在中国,目前年产钢已突破7亿吨,其中建筑用钢超过50%,但钢结构用钢不到6%,且钢结构建筑面积在总建筑面积中的比例不到5%。

    40%与不足5%之间的巨大落差,反映出目前国内建筑业的现状。从高层和超高层公共建筑来看,东部地区基本已接受钢结构,中西部地区也在跟上。但在民用建筑这一方面,“大头”还是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

    相关专家说,目前国内95%以上的建筑结构是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这是造成建筑能耗大的主要原因。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的材料回收利用率低,这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结构拆除后,主要的都是建筑垃圾,处理起来需要花费大量的费用。

    理论到实践需突破瓶颈

    钢结构建筑理论上的美不言而喻:在全生命周期内可最大限度地储备废钢资源,成为“第二矿业”,促进钢铁业的产能合理并实现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钢结构建筑抗震性能优良,可减小地震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可尽快形成临时避难场所,灾后重建的费用也较低;可工业化制作,施工周期短,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工期有保障。

    但是,从现状来看,理论上的美还远远没有转化成实践上的美。

    国内的钢结构民居建筑领域,与产业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上的各种良好预期相比,发展的动力明显不足,发展的速度不是很快,存在一些根本性的瓶颈:

    首先是成本问题。市场经济环境下,成本是第一位的。据测算,以往11层以上的钢结构建筑,每平方米的建筑成本与一般建筑相比,相差500元左右。目前,这个差距已缩小到200元。但是,这个成本劣势还是客观存在的。

    还有一个比较品质的问题。钢结构建筑客观上成本比较高,相应的人们对其品质的期望值就比较高。如果每平方米多花200元钱,在建筑品质上没有明显的高出一头的优势,或在居住体验上没有特别的感觉,开发商和消费者都不会有太大的积极性。

    产业链的匹配也存在落差。钢结构建筑,涉及梁柱、墙体和楼板、门窗等各种结构及部件的配套。如果长期难以做到标准化、衔接化、装配化,钢结构建筑“又快、又省、又美观、又舒适”的特点就难以有效体现。

    政策扶持与市场成熟之间如何寻找合适的互动点,也非轻而易举。钢结构是绿色产业,与政府的公共目标有呼应关系,所以政府在政策上应该适时有所扶持,比如在产业互动合作的公共平台建立上有所支撑,促进产业的成熟。

    关键在于技术政策等多元领域有效集成

    宝钢钢构等企业的负责人认为,钢结构产业到底能否成为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的积极通道,关键就在于能否在技术、政策等多元领域有效集成。

    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装配式钢结构民用建筑会有大发展。但必须注意的是,在相对于传统钢筋混凝土建筑存在比较优势这个基础之外,还应着力提高其质量和舒适性,从而为钢结构住宅打造一个“性能好、品质高且节能环保”的明确的社会形象,满足市场需求。

    钢构专家认为,钢结构民用建筑的市场开拓,可优先聚焦于那些相对规整简单的建筑类型,如办公、校舍、医院等建筑。在市场份额、社会影响力以及客户接受度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之后,再逐步聚焦到量大面广的居住类建筑上,采取迂回的发展战略。

    发展装配式钢结构民用建筑的最终目标,是由系统集成商为客户提供一个高性价比的建筑产品。系统集成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集成,“实现像造汽车一样地造房子。”郝荣亮形象地作了一个比喻。

    重庆市长黄奇帆力推钢结构产业签约系列项目

    (转自:中国新闻网作者:刘贤)

    重庆市长黄奇帆30日在重庆钢结构产业有限公司签约仪式上说,重庆将以钢结构公司为平台,推进钢结构的推广应用。该公司的签约运营拉开了重庆市钢铁和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大幕。

    黄奇帆分析,与钢筋混凝土相比,钢结构建筑抗震性好、安全系数高,建筑生命周期将延长30至40年,综合成本要低两三成,并能减少约八成的建筑垃圾和六成的耗材。钢结构建筑80%以上的材料可回收利用,形成钢材的战略资源储备,使城市成为一座隐形的钢铁矿山。农村砖混结构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又可增加上千万吨用钢。这样,中国钢需求将由7亿吨左右提高到8亿吨左右,促进钢铁需求与产能的平衡。

    重庆钢结构产业有限公司业务涵盖钢材生产、建筑施工、项目开发等领域,集合了全产业链,构筑产业联盟。黄奇帆称,其目标是打造国内一流的钢结构集成服务龙头企业。

    当日,重庆钢结构产业有限公司签约多个项目。

    例如,与中国安全产业协会签约,建设投资5.26亿元(人民币,下同)的钢结构房屋中国安全产业研发创新和国际交流中心大厦,投资20亿元的道路安全防护栏,投资15亿元的智能安全立体停车场,投资0.75亿元的工业建筑重庆永安劳保用品有限公司厂房项目。

    与重庆市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签约建设投资金额108亿元的重庆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

    与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政府签约建设超过40万平方米的建筑等。

    黄奇帆透露,重庆市级相关部门要将推广应用钢结构纳入“十三五”规划。其中,重庆市经信委要牵头推进钢结构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培育钢结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重庆市城乡建委要积极争取住建部钢结构推广应用试点支持,滚动推出钢结构建筑试点项目。而重庆有关区县要支持钢结构的推广应用,探索推行钢结构项目PPP合作。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积极化解产能过剩:黄奇帆力推钢结构产业
  • 孙政才黄奇帆8日出席中新项目揭牌仪式
  • 黄奇帆:建筑物钢材用量提高两倍去产能
  • 黄奇帆谈重庆融入“一带一路” 渝新欧为载体
  • 黄奇帆如何调控房地产 有个神奇的25%理论
  • 黄奇帆:“修改版”房产税未来可能全国推广
  • 黄奇帆:房产税难压高房价,可遏制炒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