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工钢构”)2021年度科技成果评价会在杭州西子湖畔的浙江饭店召开。评价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主任董石麟教授,苏州科技大学顾强教授,浙江省钢结构协会秘书长姚谏教授,浙江大学邓华教授,浙大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肖志斌教授级高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苏明周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张志宏研究员等行业权威学者组成专家组。浙江省技术市场促进会主任王太信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精工钢构执行总工程师蔺军对董院士和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了欢迎和感谢,并向专家们介绍了公司的业务发展与技术创新成果:精工钢构作为建筑钢结构行业头部企业,经过20余年的跨越式发展,从2008年的奥运主场馆鸟巢到2019年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一系列“高、大、难、特、新”项目中不断积累并研发了多项自有技术创新成果。尤其是2020年以来,公司深度开展“五五”战略规划和数字化转型工作,对技术创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研发人员基于重庆中国摩、杭州西站等重点项目开展技术攻关,提炼形成了多项科技成果,为项目的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希望专家组对技术成果严格审查,多提宝贵的指导意见,使我司的技术成果申报工作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准。
在会议的成果评审和评议环节,万涛平、邹海涛等主创人员先后对7项科技成果进行了汇报。评价委员会认真听取了各项科技成果的关键技术、先进性、工程应用、效益分析等内容汇报,并展开了专家质询与提问、团队答疑与说明、关键技术与成果符合性等方面的讨论。
经过紧张有序的专业评审,公司提交的多项科技成果最后顺利通过鉴定并获得相应评价。其中《宁波佛学院龙华法堂施工关键技术》和《超高大跨正交拱形桁架双曲屋盖关键施工技术》2项成果获得“国内领先”的评价结论;《桁架-单边悬挂悬索桥跨河施工成套技术》、《大跨异形曲面屋盖钢结构旋转提升施工关键技术》、《超大跨度肋环型弦支穹顶结构实施关键技术》和《大跨悬挑钢结构及双层骨架膜建造关键技术》4项成果获得“国际先进”的评价结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专家一致认为《基于三维扫描的钢结构建造全过程BIM应用与模型重构技术研究》科技成果代表了当前钢结构行业数字化建造研究的前沿方向和最新创新水平,获得了“国际领先”的最高评价结论。 该技术成果是基于公司重点课题《杭州西站钢结构建造全过程数字化扫描技术研究》拓展研究形成的系列科技成果。课题组对钢结构主要节点与构件的工厂制作、现场拼装与提升关键施工阶段、结构整体成型的建造全过程进行三维数字扫描,总计112个站点,现场扫描作业总时长超60小时。基于获取的结构点云数据,开展了钢结构建造全过程的精准监控技术研究,并对结构关键区域进行了模型重构技术阶段性研究。后续将在海量结构点云数据处理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并积极探索基于无人机成像技术的大型空间网格结构整体模型重构技术,致力于通过建筑钢结构的数字化建造技术开发应用,打造高品质、高标准的精品工程。
评价委员会专家组长董石麟院士表示,在国内大型钢结构建筑施工企业中,精工钢构高度重视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重大钢结构项目的施工技术方面,精工钢构经验丰富,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技术创新成果,对行业转型升级贡献了重要力量。
精工钢构执行总工程师蔺军对各位专家专业、细致的点评,对公司科技成果的认可并给予的较高评价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后续将根据专家意见完善成果资料,为申报高等级科技奖项做足准备。目前公司的技术创新研究多以项目应用型为主,将重点加强与国内著名高校及专家学者在相关技术的理论、体系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的合作,使公司的技术创新成果内容更深入、应用成效更显著。精工也将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的理念,持续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工作,为公司的战略规划实施和转型升级提供持久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