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兰格首页 >智能建造 >智能建造

【智能建造】飞龙大桥致力打造广西桥梁“绿色智能建造”新样本

 https://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22/9/28 11:24:59  兰格钢铁
    

9月23日,“世界最大跨径1800型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飞龙大桥主墩墩身施工全部完成,将全面开启上构0号块施工新阶段。

飞龙大桥是S210横县平马至灵山沙坪公路项目(简称“平沙公路项目”)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主桥桥跨布置为(100+185+185+100)米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是当前广西境内国省干道和路网建设项目中技术最复杂、最具有代表性的大桥之一。为实现大桥的绿色施工、智能建造,广西路建集团大力开展技术攻关,促进建设速度和品质“双提升”。

开展十项核心技术攻关,做好智能建造文章。飞龙大桥桥址位于西津水库,桩基底部为高磨耗岩层,河床淤泥覆盖层最大厚度为8m,地质情况复杂,施工难度较大。结合制约大桥建设的重难点,项目确定了十项核心技术攻关,以点带面带动大桥建设,并在大桥旁建造集人才培养小高地、科技创新中心、施工监控中心、BIM技术中心、智能化和信息化中心于一体的“广西路建·新匠坊”科研基地。项目还与高校联合,合作开展新型波折钢腹板、加劲肋波折钢腹板梁抗剪屈曲试验、C60增韧抗裂混凝土制配研究等课题研究和工程模拟实验。

在大桥主墩承台施工阶段,“免围檩堰模一体化双壁钢围堰”是科研团队目前已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相较于传统围堰,它采用竖向隐藏式围檩代替内置水平围檩,相较于传统围堰累计节省105吨钢材用量,降低材料成本约126万元,减少碳排放量230吨以上。“大桥主墩墩身顺利施工离不开钢围堰采用整体提升+水平导向+动态平衡的施工方法,做到围堰精准下放、滴水不漏,保障了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我们对于钢围堰的设计与施工创新是一次有分量、革命性、可推广的探索。”平沙公路项目副经理谭海涛介绍。2022年7月,项目荣获广西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

推行“五节一环保”措施,守住绿色建造底线。在桥梁建造和生态保护之间“有所为”“有所不为”,“绿色建造”的目标从大桥建设伊始便在建设者心中明晰。平沙公路项目结合实际编制绿色施工方案,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路建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不断提升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施工过程中,项目综合考虑模板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因素,通过BIM技术将墩身模板、底模及挂篮模板进行组合优化设计,实现两处施工部位模板无缝切换共用,模板重复利用率达31.5%,节约成本预计超50万元。除此之外,项目还研发应用“基于BIM的分节段悬浇梁施工管理信息化系统”,优化材料管理、机械布置和交通流线,进一步提升模板周转率和施工效率。

为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号召,管理人员应用“BIM+4D施工模拟”技术,将飞龙大桥原预设计常规栈桥改为分段式栈桥,起始段缓坡栈桥的设置减少两岸占地面积415㎡,集约利用土地1290㎡、钢材用量79.5吨;针对桩基底部的高磨耗砂岩地质,深入开展深水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研究,通过“黑旋风”泥浆净化装置及时清理钻渣,将泥浆集中收集处理后送入钻孔中循环使用,确保河流“零污染”。2021年5月,飞龙大桥所在项目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立项为“绿色施工科技示范项目”。

目前,大桥已全面迈入上构施工的全新阶段,正进行主墩0号块及引桥桥面系施工。在后续的建设中,绿色智能建造的理念将进一步深化。(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兰格钢铁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智能建造】飞龙大桥致力打造广西桥梁“绿色智能建造”新样本
  • 【智能建造】三一集团:承接首个智能建造产业园区EPC项目
  • 【智能建造】国家级平台助力 钢结构智能建造实验室落户中建三局一公司
  • 【智能建造】兴宁区推动垃圾分类智能化打造美好人居环境
  • 【智能建造】“BIM+智慧建造”助力北京市最大规模的在建综合医院
  • 【智能建造】“BIM+智慧建造”助力北京市最大规模的在建综合医院
  • 【智能建造】智能化是陶瓷产业发展必然趋势
  • 【智能建造】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推动数字技术赋能能源产业转型升级
  • 【智能建造】中建科工亮相2022亚洲金属建筑设计与产业博览会
  • 【智能建造】智能建造助力宜兴联络线高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