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科创中国”品牌建设,中国科协设立“科创中国”系列榜单,推荐一批产学研融合典型成果、机构、任务,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树立产学研深度融合风向标,着力打通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关键环节。 先导技术榜,面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六大领域的产业需求,遴选代表本领域前沿水平,具有开创性突破和广阔应用场景,可转移、转化、交易的先导技术成果。
2022年“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绿色低碳领域) 超大输量深层污水隧道建设及安全运行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推荐单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学技术协会 技术团队: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简介 本技术构建了“污水深隧全生命周期关键技术体系”,形成了“多目标最优化深隧规划设计模型”,确定了“隧道叠合衬砌结构形式和不淤输水工艺参数”,在设计层面降低了“深隧渗漏、淤积”等风险。研制了“固废大掺量高性能材料”,研发了“有限空间作业系列智能装备”,实现了“深隧绿色低碳高效建造”。开发了“深隧监测系统”,研制了“水下检测机器人”,实现了“深隧智能监控及精准检测”。开发了“深隧智慧运营系统”,融合了“动态风险评估及预测预警技术”,实现了该系统的“智能预警”和“智慧调度”。 “污水深隧”是解决人口高度聚集城区污水处理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案,“污水深隧”不影响浅层市政设施,可缓解区域溢流污染,节约核心城区土地资源,为城市未来发展预留宝贵空间。技术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我国内地首条正式投入运营的“城市污水深隧——大东湖核心区污水传输系统工程”,通过综合构建“污水深隧全生命周期关键技术体系”,攻克了工程建造与后期运行中面临的诸多技术难题。该项目保障了“深隧”安全、高效施工,降低了隧道运行风险。大东湖核心区污水传输系统工程于2020年8月正式通水,于2022年底已累计传输污水超过3.2亿吨,系统实现了高效、安全、稳定运行。“大东湖深隧”项目有效提升了大东湖片区的污水处理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技术实际应用场景——“大东湖深隧”智慧管控平台 车用大功率高性能金属板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推荐单位:嘉兴市科学技术协会 技术团队: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乘用车氢燃料电池创新团队 技术简介 项目围绕“氢燃料电池双极板、膜电极和电堆结构”等核心关键技术,通过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实践,在提高双极板耐腐蚀性和导电性、降低膜电极“铂载量”、提升功率密度和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增进了燃料电池自主技术水平和综合性能,加快了燃料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成果率先应用于嘉兴、上海、佛山和厦门等多地公交车运营。经成果鉴定,“金属双极板涂层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目前已经建成浙江嘉善、广东佛山、上海青浦、淄博博山、北京大兴五个基地。核心关键零部件:金属电极板和膜电极均为自主创新及自行生产。公司的主要业务体系围绕交通领域与储能电力领域展开,氢燃料电池产品主要应用单位涉及国内一线车企如东风特汽(十堰)客车有限公司、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等。2020年,公司产品装机容量位列全国第一,2021年,金属板氢燃料电池出货量位列全国第二。配套的氢燃料电池车辆,其运行里程超过2600万公里,按等量油耗法计算,已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万吨。 模块化集成建筑(MiC)设计、生产与应用关键技术 推荐单位: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技术团队: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简介 “MiC”是指先将建筑物拆分成单个模块,而后在工厂进行模块生产,再运到现场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该项技术具有“集成度高、建造快速、低碳环保”等优点。“MiC”标准化、规模化和产品化的思路,是目前建筑工业化水平最高的技术方案之一。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MiC”大致可以分为“钢结构MiC”和“混凝土MiC”。中建海龙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和适用高度,研究了多种体系和连接节点,目前能达到“钢结构MiC”最高适用于100m以下高层建筑,“混凝土MiC”最高适用于150m以下高层建筑。公司共有7种“MiC”模块化产品体系,各产品拥有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并成功应用于酒店、公寓、学校、医院、住宅、防疫设施、展馆、写字楼、模块化电梯等项目中,主要包括“MiC负压隔离病房”传染病医院、多层星级酒店、“双轿厢MiC”电梯加装项目,“混凝土MiC”模块化高层建筑、“钢结构MiC”模块化高层建筑,累计应用项目55个,共计有68500个“MiC”模块,占地约235万平方米。 由于“MiC”技术具备“永久性、耐久性、快速高效、抗震、防台防汛、场地占用小、绿色施工、可快速周转”等特点,在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应用场景下,可充分满足“平疫结合”“应急管控”“紧急工程”等重点项目的需要。目前,“MiC”技术的应用高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可满足国内绝大多数的应用场景。
技术实际应用场景——深圳龙华樟坑径地块项目(全国首个混凝土MiC模块化项目-高层住宅保障房)
低损耗热边界层隔离重载滑动轴承 推荐单位:德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技术团队: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简介 该先导技术通过“理论创新、CFD仿真、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粘性介质中的“搅油损耗”机理,“边界层热传导及热对流理论模型”进一步丰富和扩充了在“两相流混合热边界”条件下的“热弹流润滑理论、柔性支承、瓦面修型技术”,项目组提出了“热边界层物理及射流”隔离技术、“喷淋式低损耗”轴承技术及“故障导向安全”的循环控制技术。该技术有望在大型水电/抽蓄机组上降低约40%的轴承损耗(绝对值约为300-600kW/台),每年可减少约23.93万吨碳排放,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价值、生态效能,具有重要推广意义。 目前,本技术主要应用于使用“滑动轴承”的大型发电机、透平机械等装备领域。在这些领域,由于装备容量大,因此对效率及可靠性的要求高。在能极大降低由于流体“剪切摩擦”引起“寄生损耗”的同时,确保机组轴承的安全、可靠运行,是实现机组“降耗、提效、增益”的有效途径。通过“低损耗喷淋热边界层”隔离技术,可极大提高轴承的润滑效能,拓宽机组运行的安全边界,减少润滑油的内部搅拌,从根源上减少了油雾的产生,从效益上更好地贴合了国家“双碳”目标。该技术现已应用在云南白鹤滩水电站、安徽绩溪抽水蓄能电站、吉林敦化抽水蓄能电站、浙江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等常规水轮发电机组和抽水蓄能机组上。
技术实际应用场景——云南白鹤滩水电站 智慧农村污水治理技术 推荐单位: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 技术团队:中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简介 该技术针对现有农村污水治理“点多面广、运维低效”的痛点、难点,研发了“微动力厌氧池集成模块化人工湿地分散处理技术”“稳定塘、土壤渗滤处理系统”“脱氮微生物富集强化陶瓷膜处理技术”“源头分离协同收集技术和智慧运维管理平台技术”等,通过“降本增效”和“智能调控”,有效实现了电力、药剂、车辆燃油等多方面的“节能降耗”,有效提升了污水处理设施的自动化运行水平,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大范围、低成本、智能化、绿色化”的建设与运维提供了技术支撑。 该技术以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切入口,对农污治理技术进行优化完善,从“源头减排、节能降耗、生态处理”等方面提出成套关键技术,并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创建“智慧农村污水运维技术”并应用于示范工程。实现了项目整体“降本增效、绿色低碳”的建设目标。还可根据各地区农村污水治理的现状,因地制宜选取关键技术,结合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将农村污水治理设施的管控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推动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技术体系建设。该技术通过工程实践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落地”的农村污水治理方案,将有效提高农村污水处理的整体技术和运营能力,降低系统运营成本,推进农村污水治理技术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水平。
技术实际应用场景——智慧农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