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别角部重叠或细腰平面布置?对角部重叠或细腰的楼面结构应采取什么加强措施? 角部重叠和细腰形的平面布置 (图1.3.8),因重叠长度太小[图1.3.8(a)]或采用狭窄的楼板连接[图1.3.8(b)],在重叠部位和连接楼板处,应力集中十分显著,尤其在凹角部位,因应力集中易使楼板开裂、破坏,故《高规》第3.4.3条第4款规定,建筑平面不宜采用角部重叠和细腰形平面布置。如必须采用时,则这些部位应采用增大楼板厚度、增加板内配筋、设置集中配筋的边梁、配置45度斜向钢筋等方法予以加强图1.3.8(c)]。
分析表明,随着角部重叠面积比减小或者细腰收进宽度比增大,楼板应力集中程度增大,扭转效应增大,两侧结构的反向振动增强,大震下结构损伤程度增大。当角部重叠面积比,即A1/(A1 十A2)<25%时,可判断为“角部重叠”平面布置[图1.3.8(a)];当细腰收进宽度比,即(B-b)/B>50%时,可判断为“细腰形”平面布置[图1.3.8(b)]。
|